楔子
「當你遇到了一位值得你為他付出一切的人,或許你會做出跟我一樣的選擇;
如果他還沒出現,請好好善待自己並極其可能豐富自己的人生!」
縱使心裏有千萬句想說的話,似乎楔子這段也已道盡我目前心中的一切。
每一個人總是羨慕別人所擁有,自己卻沒有的東西。
有錢沒閒的人羨慕有閒的人;沒錢有閒的人則羨慕有錢的人。
有家累者羨慕單身能夠自由、恣意地享受自己的人生。
單身者受到寂寞侵襲時,卻又會覺得要是有人陪伴真好。
人一輩子
(一).有人選擇當個單身頂客族
(二).有人選擇走入婚姻而不生小孩
(三)有人選擇了婚姻並生兒育女。
我想這個選擇題沒有誰才是最好的標準答案,因為每個人的生涯規劃不同,
曾經的我奉第二選項為圭臬,如今卻是選擇了最後這個選項。
如果前二個選項是你的選擇,如楔子所言,請好好投資自己、豐富自己吧!
增加生命的廣度及深度,多到一些國家走走、增加興趣,結識更多的朋友,
人生一樣過的很精采。
最精華的時間都不會讓小孩有所影響,
人生就走這麼一遭,無法重來,千萬不要宅在家裡 "殺很大",
大半輩子侷促在一個小小的世界中沒有新的體驗、沒有嘗試、沒有驚喜,
那真的是非常可惜又令人懊悔。
假設我跟老婆一直決定在第二個選項,
我們還是會繼續完成每年至少出國一次旅行的目標,
並且會鼓勵她回學校唸研究所。
我呢 ? 除了攝影及水草栽培的興趣外,接下來想做的便是學吉他及登山!
第二個選項一直是我的中心思想,
因為我的心裡可以有一百個不生小孩的理由,我們並非家財萬貫,
孩子的誕生會帶給父母生活上的衝擊遠超出想像:
時間與健康層面的傷害 :
1.有20年時間會多疑擔心與精神緊繃…….
2.有18年時間會被小孩羈絆住,失去自由…
3.有8年要接受噪音污染(小時尖叫,嬉鬧,哭喊).
4.有5年以上排泄物的污染 (要適應摸大便的生活)
經濟層面傷害 :
1.我們會從M型社會的右邊變到左邊,生活品質嚴重下降……
2.為了金錢必須從事更複雜更違反人性的職務,或是增加工作時間。
3.上有長輩需要奉養,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,加上工作壓力會讓你不成人形。
心靈層面傷害 :
1.開始放棄自己的長期計劃,為了下一代而活,將所有好的都給下一代。
2.對夫妻而言無法盡情的做愛,空間與時間倍受約束。
3.對妻子而言處處鬆弛,有妊娠紋、胸部變形、身材走樣。
4.對丈夫而言無法安排學習與專注於自己的興趣。
5.人生1/3的時間無法盡情旅行,出門總是大包小包,只能到兒童樂園或大賣
場。
6.小孩叛逆期來臨跟父母嗆聲頂嘴時,隔天要繳學費你還是要乖乖掏錢出來。
我想再繼續說下去,大家都不敢生小孩了….
網路上有一個學者的調查非常有趣,
他對生過小孩的父母進行樣本統計如下:
95%希望家人朋友也要生小孩
90%會全勸說朋友與家人一定要生小孩
85%會羨慕沒有生小孩的人
70%希望自己沒有生過小孩
為什麼會有這麼矛盾結果,學者分析是所謂「螃蟹理論」。
何謂「螃蟹理論」
有個人走在街上,看見有個小販在賣螃蟹和烏龜,
各別用兩個簍子裝著,差別是裝螃蟹的簍子,
上面是沒有加蓋子,但是裝烏龜的簍子,上面卻蓋上了蓋子,
以防止烏龜的逃脫。這個人很好奇,因為螃蟹的動作比較靈活,
應該是更有機會逃離,但是為什麼卻要防止動作緩慢的烏龜脫逃?
於是他就請教這位小販,小販對這位先生說,簍子裡的螃蟹每隻都想往上爬,
可是牠們一旦發覺有伙伴爬得比自己高,牠們會死命地把對方拉下來,
在這種群體的制衡之下,結果是沒有一隻螃蟹能爬出洞口。
但是烏龜很不一樣,牠們天生就有向光性,當牠們發現洞口在自己的上方,
牠們自然而然地大烏龜會趴在最底下,然後依序的讓較小體形的烏龜
爬上去,最後像疊羅漢一般,總會讓最小的那隻烏龜逃出洞外。
基本上大部分人類的天性是跟螃蟹一樣,有著天生就見不得人家好的性格
當某人慢慢往上爬時,就會開始有人拉住你了。最明顯的做法就是,
開始說些風涼話、否定、斥責、打壓,想慢慢的把你拉回來。
所以為何有這麼矛盾的統計結果倒也不足為奇了~
所以下次千萬不要來問Rory生小孩好不好?
我會說:「Dear friend~相信我!生一個太少,生二個還好,生三個才是王道啦!」
有了一百個不生小孩的理性理由,為何我還是選擇了生育小孩?
唯一的理由是 --「執子之手,與子偕老。」這是理想卻很難達成,
就男女平均壽命來看,通常夫妻當中都是丈夫先離開居多。
我外公52歲辭世,我外婆現在卻已經快80歲了!
我自己也有這樣的覺悟,試想如果有天年邁的我即將被天父招喚,
誰能來代替我牽起太太的手繼續走下去?
我想只有這照片中的孩子才能讓我放心吧。
我會對她說:「我們好愛妳,但是爸爸很抱歉,未來媽媽就要拜託妳了,
如果可以的話把媽媽接過去同住或就近照顧,
偶爾能帶著媽媽去看看海、去吃她愛吃的東西,
我知道對妳而言或許有些為難,但這是做父親的最後一點請求。」
唯有這樣,我才在闔上眼的那一刻安心離開。
因為我實在無法想像如果沒有孩子的話,
當我離開後,年邁的另一半未來會過怎樣的生活,
獨居老人?沒有親情的關懷?只能坐在輪椅上被看護推著走?
我真的不願意讓另一半獨自面對這樣的老後。
我必須承認這個目的對於這未出世的孩子很不公平,
或許孩子不應該在父母的特定期待下而來。
但就像我楔子所提---
「當你遇到了一位值得你為他付出一切的人,或許你會做出跟我一樣的選擇。」
哪怕心中有一百個不生小孩的理由!